大約去年這時候,有個學弟問我:「什麼時候是出國進修的最佳時機?」
那時候我正準備出發,所以我跟他說:「不知道,等我回來再跟你說。」
回頭來看,我還是沒有答案。
大約十年前開始,當年台灣的主管就開始叫我準備出國進修的事。
那時候是我主治醫師第二年第三年...
他說要我去國外學點東西,之後回來可以發展...
然而到底要去哪裡,去那邊要學什麼,去之前要準備什麼...
一點頭緒也沒有...
當時我曾認真地收集國外學校的資訊,也找過外籍英文教師來補習英文...
甚至考過託福和雅思,嫌分數不夠高,還考過不止一次~
不過這些準備,都只是停留在語言與文件的狀態...
並不是實際為出國進修做準備...
後來因為工作忙,也始終覺得應該多存一點錢,就這樣一直拖下去...
(其實最主要還是逃避的鴕鳥心態)
一拖就是十年過去...
這十年當中,無疑累積了不少臨床經驗與研究能量...
自己也從當年的菜鳥主治醫師,到現在稍微懂一點東西...
在這個時間點出來看看,可以很快就接上美國這邊的工作...
某種程度上,過去十年的累積,可以當做來美國這一年的準備...
也就是說,來美國「做事情」的成份大過於「學東西」。
「做」的是我在台灣就會的東西,只是這邊資源更多舞台更大...
「學」的是建立在原本已經會的基礎上,讓自己有更多進步...
「做」的是我在台灣就會的東西,只是這邊資源更多舞台更大...
「學」的是建立在原本已經會的基礎上,讓自己有更多進步...
美國人其實是很現實的,當他發現你對他們有幫助...
就會對你很好,原本不願意分配給你的資源,要取得也變得容易...
這一年美國的老板對我不錯,甚至也提供我許多當初想都沒想到的機會...
我相信如果是十年前的我,什麼都不會的狀況之下,沒辦法得到這些...
人家不要嫌我是來找麻煩就不錯了...
從以上的角度來看,似乎資深一點再出來看看比較合適...
然而換個時空,年輕的時候出來看看,雖然沒經驗沒錢,但有著的是衝勁與自由...
年輕的時候沒錢,卻也沒什麼負擔...
可以說去就去、說走就走、說變就變。
資深之後雖然因為有了經驗,可以獲得更多賞識與機會,但是伴隨著經驗的則是年紀與包袱...
現在老了存的錢多了些,但相對花費也大,房貸、一家四口要吃飯...
有太多事情無法割捨,也沒辦法很衝動地說變動就變動...
剛好前幾天又有朋友在做出國準備,問我什麼時候是最適合的時機。
一年過後,我還是沒有答案。
這一年美國的老板對我不錯,甚至也提供我許多當初想都沒想到的機會...
我相信如果是十年前的我,什麼都不會的狀況之下,沒辦法得到這些...
人家不要嫌我是來找麻煩就不錯了...
從以上的角度來看,似乎資深一點再出來看看比較合適...
然而換個時空,年輕的時候出來看看,雖然沒經驗沒錢,但有著的是衝勁與自由...
年輕的時候沒錢,卻也沒什麼負擔...
可以說去就去、說走就走、說變就變。
資深之後雖然因為有了經驗,可以獲得更多賞識與機會,但是伴隨著經驗的則是年紀與包袱...
現在老了存的錢多了些,但相對花費也大,房貸、一家四口要吃飯...
有太多事情無法割捨,也沒辦法很衝動地說變動就變動...
剛好前幾天又有朋友在做出國準備,問我什麼時候是最適合的時機。
一年過後,我還是沒有答案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
留話給Peter Fu,讓我知道你的看法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