雖然最近接下了自己孩子家教的工作,但每次教彼得兔英文,都會有種既生氣又無力的感覺。很多我覺得再簡單不過的問題,他怎麼教都教不會?看他學校的考試卷,東一個粗心西一個大意,真的很想把脖子給扭斷~~
有時教得無力時,不禁會自我檢討,是不是自己的教學出了問題?我當然稱不上什麼名師,可是在醫院或醫學院裡,我有很多學生,每回替他們上課的感覺還不錯。是我教外人跟教自己人,用的心力不一樣嗎?還是自己的孩子資質跟人家不一樣?
這個問題困擾我好幾天,前幾天終於知道為什麼。
在醫院教學生,我不需要負擔教學的成敗。我只要盡力把自己的專業、技術、判斷、經驗分享出來,或者說展現出教學的誠意,對於醫學生來說已經足夠。
上完課後我可以很瀟灑地說:「下課,下回見!」
學生想不想學、有沒有興趣、學習成效怎麼樣,我從不過問。總覺得有興趣的話自然會用心學,真的想要學會的人就會去讀書。
自己的孩子可不是這麼一回事。教完之後的成效很重要,他到底聽懂了沒?聽懂能不能運用?考試的時候會不會寫.........
我發現壓力來自於需要驗收成果,而且我也必須在意成果。而不是單純的用心教、努力教而已。
以前當住院醫師的時候,在主治醫師的庇蔭下開刀。需要做的事也就只是用力開、努力開、拚命開。只要能夠順利走下手術台,感覺自己就成功了。
殊不知病人回到病房後才是挑戰的開始,手術後出血、感染、種種併發症甚至死亡,要能克服這些,病人才能出院。對於主治醫師來說,絕不是「把刀開完」這麼簡單,「手術後的成效」與「手術後的恢復」才是主治醫師該對病人與家屬交待的重點。
這也就是住院醫師與主治醫師的差別。
同時扮演父親與老師的角色,此刻我終於知道難處在哪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
留話給Peter Fu,讓我知道你的看法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