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eter Fu:外傷急症外科醫師,文字創作者

我的相片
外傷急症外科醫師,文字創作者;昨天的無名小站,今天的Google Blogger,聯絡方式: drfu5564@gmail.com 聯絡演講或簽書請來信洽談

H.O.P.E.2光明再現

2020年2月13日 星期四

亂搞,或者神奇

(已盡量馬賽克,此篇文章討論專業內容。使用病患照片,已取得病患同意。)

治療內出血的病患時,常會需要開腹止血。然而病患在大量出血又接受大量輸血的過程中,組織很容易水腫,衍生出來的問題就是「肚皮打開後,腸子冒出來;手術要結束時,腸子太腫塞回不去~~」

這時候如果暴力硬塞,腸子可能會因此缺血壞死。

所以必須有一個東西,來暫時「代替肚皮」,就好像是幫大胖子做一件大一點的衣服,而不是硬穿小一號的衣服,還把扣子扣緊。

有個很常用又很方便的東西,就是「點滴袋」,兼顧了強軔、無菌、透明與更換便利的特性,我們會在過度時期,把點滴袋縫在肚皮上,暫時代替需要增大的肚皮。

這東西的學名叫「Bogota bag」,不是什麼別出心裁的最新發明,其實在全世界已經應用了幾十年了。

只是病人或家屬會覺得很意外,到底醫師在搞什麼~~

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

前幾天有一堂學生的課,剛好手邊有這樣的病例,於是我帶學生們去看真實的傷口,把點滴袋縫在肚皮上的傷口,也給他們看了許多後續重建的照片,只要照著治療步驟往前走,病人終究有一天能去恢復。

或許是第一次看到實物,學生們很興奮,以為是什麼最新科技。

「這已經用了幾十年了,不是台灣發明的、不是長庚發明的,也不是我自己發明的。」這句話我跟學生說,每次家屬看得目瞪口呆時,我也這麼跟病患與家屬說。

透過重建計畫的說明,再搭配各階段的照片,大部份的病人都能理解,進而有耐心地接受一步步的後續治療。

不過那天的教學課程,卻意外地勾起了多年前的不好回憶。

我現在服務的機構,是一級醫學中心,病人基於對機構本身的信任,基本上對醫生說的話都不會有太大意見。當我告訴病人,這樣的治療是國際標準,也自有一套重建方法時,病人的反應多是「哇~好神奇!原來可以這樣。」

很多年前,我在一家社區型醫院服務過,同樣救治外傷病人,也使用同樣的方法來處理傷口。然而病人的爸爸一口咬定我在「亂搞!」任憑我說破嘴,拿出醫學文獻,還有我自己過去幾十例的成功案例,家屬們還是去投訴我「異想天開,拿病人當白老鼠來實驗!」

通常這些抱怨的文字,看到當下雖然沮喪,但是慢慢也會事過境牽。唯獨這個事件,那些投訴的文字就像刀割一樣,即便事隔多年,想起來還是隱隱作痛。

最後家屬很生氣地帶著病人轉到另一家醫學中心,我不知道那家醫學中心的同業,是否也跟我一樣「亂搞」,或是他們有更好的處理方法。

受限在台灣的民情與保險制度,病人可以自由地在各醫院間遊走,也可以毫無約束地對醫療人員有主觀上的批評。

同樣的一項技術,就介於「亂搞」與「神奇」之間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留話給Peter Fu,讓我知道你的看法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