醫療上有很多處置,被定位為「可做可不做」。不過認真看待這些處置的本質,「可做可不做」其實就是「不用做」。
很常見的例子就是膽囊切除後,三到六個月再追蹤腹部超音波。
病人會覺得開完刀一段時間了,是不是「檢查些什麼」?醫療常規上也似乎有這樣的習慣,術後三到六個月,再「排個檢查看一下」。病人有意願、醫師不反對、健保給付也沒意見,這件事就這樣安排了~
可是這些年來,我幾乎沒有遇過半年以上追蹤有問題的。
很簡單的道理,膽囊炎或膽結石這種「一次性疾病」,切掉之後沒有復發或擴散的疑慮;如果有什麼併發症(例如流血、感染,甚至很嚴重的膽道與腸道受損),術後幾天就會出狀況了。如果病人半年來,都可以正常飲食起居生活,基本上不需要擔心和手術相關的問題。
以前我還會試著跟病人分析這些道理,不過常遇到的狀況是,當我講了一堆之後,「嗯...那還是排個檢查好了~」或者「你確定不用做檢查嗎?」
後來我就按照常規幫他們排檢查。
然後就會發生幾個狀況:
病人開完刀之後就沒再回來門診,想幫他排檢查也沒法子。
病人幾個月後回診,排了檢查時段卻沒有去做。
做了檢查之後,沒有再回診看報告。
這些狀況都指向,這其實是一個「可做可不做」、或是「不用做」的檢查,病人與醫師在某些習慣、習俗、常規之下妥協的產物。
前天門診有個病人,掛號號碼在前三號。(基本上前面幾號的病人,多是幾個月前就先掛好,也多是長期追蹤的病患。)在他還沒進診間之前,我把資料調出來看:一年前切除膽囊,四個月前做了超音波,中間卻沒有回來。
一如預期的,超音波檢查無異常。
病人大包小包地走進診間,開始卸下背包、提袋、把手機錢包擺桌上,拿出健保卡給護理師,然後喘噓噓地說:「我來看上次檢查的報告。」
「沒事!一切正常!可以不用回診了。」
「都正常?」病人聽我這麼說,都還來不及坐下來。
「你隔了四個月才來看報告,就算有問題也被你拖到來不及了~」
「我最近很忙,都沒空過來,不過沒事就好。」
前後沒幾分鐘,病人拿了批價單,完成這個診次,可能比他卸下行李的時間還短。
其實我打從心理,就是相信病人自己也不當一回事,在可做與不做之間,醫病雙方試圖尋求一種平衡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
留話給Peter Fu,讓我知道你的看法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