走過這些年,不管是我自己的經驗,還是看過許多人走過來的經驗,也有著待過多個體系的感受,我覺得醫師的職業生涯養成,住院醫師階段與主治醫師階段完全不同。
住院醫師某種程度還是很像學生,接受訓練體系的安排:學習照顧病人、學習手術技巧、學習研究論文寫作、考過專科醫師,就是一年一年按部就班...
主治醫師則是自己安排,尋求專業上的興趣與專長、依自己對工作內容、薪資、生活品質的要求,做出相對應的努力。例如對學術或教學有興趣,就會留在醫學中心發展,想拚經濟的也有拚經濟的工作模式。
不過講是這樣講,大部份的年輕主治醫師(也包括當年的自己)剛開始都找不到方向,還是需要前輩或機構提點。這點我就不得不講,當年我雖然離開訓練醫院到台中發展,可是那三年是我很快樂、而且很順利的三年。
剛好翻到十多年前寫的文章,我在離開前,對這家醫院充滿感恩。除了對我有知遇之恩,收容剛訓練結束的我之外,那邊有完整的「主治醫師養成教育」:幫我安排當地媒體採訪(禮聘林口長庚醫師至本院服務~雖然我只是個剛考過專科醫師的小毛頭)、安排衛生所或週邊醫院演講、不是什麼了不起的案例就開記者會、給我教學時段與資源、研究資源與實驗室~~
雖然我只待了三年,但是離開時我有自己的病人群、醫療口碑、學生群、部定教職,當然我自己也很努力,但不得不說,這樣的「明星養成」很重要。
我現在服務的機構,是以企業化經營著稱,每個員工都是螺絲釘,自然不會有這種「明星養成教育」。因此我常提醒或鼓勵年輕主治醫師,要盡快找到自己的定位,無論是臨床工作、醫學研究或是醫學教育,總是要找到一個可以表現自己的舞台,讓自己在這個機構站穩腳步。
有時候螺絲釘當習慣,輕鬆當然是輕鬆,反正大醫院不缺病人,只要開診或值班自然有病人上門,可是這對自己的職業生涯未必是好事,很容易就被取代。
我一直記得去台中上班的第一天,當時老板跟我說的第一句話:「想一下五年後的你在哪裡?十年後你在做什麼?」
http://www.peterfu.com.tw/2010/05/blog-post_20.html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
留話給Peter Fu,讓我知道你的看法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