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eter Fu:外傷急症外科醫師,文字創作者

我的相片
外傷急症外科醫師,文字創作者;昨天的無名小站,今天的Google Blogger,聯絡方式: drfu5564@gmail.com 聯絡演講或簽書請來信洽談

H.O.P.E.2光明再現

2023年6月3日 星期六

敢與不敢

假日的一早,外科急診就送來一位墜樓的傷患。

由於顏面部著地,整個臉部、口鼻都是血,呈現重度昏迷、嚴重休克與沒有呼吸的狀態,急救的第一個處置是保護呼吸道。

住院醫師試著從口腔插入氣管呼吸管,但大量的口腔出血導致插管無法成功,血中氧氣濃度剩下50%(正常人應該要95%以上),心跳開始變慢,接下來應該就要CPR了...

「刀來!」我向護理師要了手術刀,在脖子上劃開一個兩公分的傷口,刺穿氣管後把呼吸管插進去,大約用了三分鐘,完成緊急外科氣道手術,病人的氧氣濃度瞬間回到90%。

接下來的步驟就單純多了,氣胸放胸管、大量輸血、電腦斷層、血管攝影,病人來急診的時候已經快不行了,經過處理之後穩定轉入加護病房。

其實外科氣道手術不是一個技術門檻很高的手術,把脖子劃開、氣管刺破、放入管路,幾分鐘就可以完成,很多急救訓練課程都有教,甚至Youtube上面也有教學影片。

在急診做這個手術,關鍵點不是「會不會」,而是「敢不敢」。

所謂的「敢」有兩種,天差地遠的兩種。

一種「敢」是因為無知,不知道事情的嚴重性,所以「敢」。拿刀捅吵架的對象一刀有什麼難?誰都會,可是我不「敢」,因為我知道這麼做有我無法承受的後果;相反的,許多血氣方剛逞勇鬥狠的人「敢」,那種「敢」是因為無知。

另一種「敢」是因為經驗,建立在信心與能力之上。呼吸道手術的決策時間,不是以小時或分鐘計,而是以秒計,在電光石火之間就要做出施行手術的決定,稍一猶豫可能一口氣一條命就沒了。

事後我和幾位住院醫師討論稍早這個案例,他們佩服我的技術,但我反問他們:「你們有沒有受過訓練?你們知不知道這個時候必需做這個處置?」

「其實你們都會做,也知道要做。」

「我們的差別在於我『敢』,你們『不敢』。這個『敢』,是建立在無數次的訓練與經驗累積之上,而且知道不做的後果與做了之後會發生什麼事。」

因為經驗與自信,所以我敢。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留話給Peter Fu,讓我知道你的看法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