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eter Fu:外傷急症外科醫師,文字創作者

我的相片
外傷急症外科醫師,文字創作者;昨天的無名小站,今天的Google Blogger,聯絡方式: drfu5564@gmail.com 聯絡演講或簽書請來信洽談

H.O.P.E.2光明再現

2025年1月4日 星期六

人生觀察

可能是長年寫作記錄行醫生活的關係,我很喜歡觀察人,然後發現觀察中有趣的地方。很想來開個專欄,講一下除了醫療方面的觀察,這次來講咖啡廳人生觀察與交通車的人生觀察~

我常坐在醫院的咖啡廳,打開電腦處理論文或各式各樣的文件,久而久之跟店員也都有點熟。有一天我一如往常點杯咖啡坐下來,就聽到店員在跟一對夫妻介紹餐點:「這邊是我們的菜單,有各種三明治,搭配飲料有折扣。」

「你們的三明治有哪些口味?」太太店員。

「就是菜單上這幾種,有牛肉、生菜、奶蛋....」店員指著菜單再介紹一次。

「喔,好,那我要一份鮪魚三明治。」

「我們沒有鮪魚喔,請看一下菜單。」我遠遠看到店員的手勢,繼續在菜單上畫圈圈。

「這樣啊...那我們考慮一下~~」(進入思考模式,大約三分鐘。)

「我們要牛肉的。」最後做了決定。

「好的,那請問飲料要搭配什麼呢?美式?拿鐵?還是.....」

「我要一杯豆漿。」

「我們沒有豆漿喔~請看一下菜單再點好嗎?」就在這個moment,我實在忍不住笑出來,然後抬頭看了一下店員,他瞬間閃過的白眼被我發現,很快又恢復笑容可掬的親切模式。

「你的白眼被我看到了~~」當我要離開的時候,店員跟我打招呼,我忍不住靠過去小小聲跟他說。

xxxxxxxxxxxxxxxxxxxxxxx

我很常搭醫院的接駁車往返林口與台北,我覺得司機大哥是我最佩服的一種人之一。

除了開車本身之外,必需應付大大小小的鳥爛垃圾事情,包括在大排長龍的隊伍前面假裝探頭探腦,然後冷不防就要插隊上車,被抓到還要喊冤說「我不知道這裡有隊伍」~

那天我在排隊上車,快到我的時候前面有個太太,拿著悠遊卡靠近機器,然而卻沒有發出我們一般習慣的「嗶」一聲,反而是很奇怪的警示音,但是太太還是上車了~

「麻煩你重刷一次!扣款沒有成功!」司機大哥對著他大喊,但他已經走到後頭。

「小姐,請重新刷卡!」明明不是小姐,但大哥基於禮貌總不能叫他大媽。

太太心不甘情不願地走回來重刷,一樣沒刷過。

「餘額不足喔!」

「那怎麼辦?」(我覺得這真的是無敵白癡的問題~)

「看你是要換一張卡,還是去加值,還是投現金。」我很佩服大哥的耐心。

接下來就入無限迴圈鬼打牆,一下子是沒零錢,一下子是去加值就會錯過這一班,最後大媽忿忿不平的下車,然後說要寫院長信箱....

終於輪到我上車,當我把識別證刷過去的時候,對著大哥搖搖頭,然後大哥苦笑地說:「每天都有。」

#PeterFu的人生相談室

2025年1月2日 星期四

導正觀念

又到了迴響最多的「觀念導正」與「徵求案例」時間!每次這類文章出來,大家的回應都非常熱烈,今天要來提一個「在院內會診醫師」的觀念。

前幾天值班遇到一個腸子破掉的病人,需要馬上開刀,否則腹膜炎可能會敗血症與死亡。

我跟病人說明了手術的目的與相關細節後,病人問了我一個問題:「我本身有慢性病,長期都是xx醫師的老病人,你可不可以會診他一下,我想聽聽他對手術的看法。」

我直接拒絕了這個要求,並不是因為當時是半夜一點鐘,x醫師一定不可能在醫院,而是這個要求不合理。

「x醫師我很尊敬,可是他的專業並不是外科,問他也不會改變你需要手術的事實。」

病人對我的拒絕不以為然,「我想問他我是否可以手術。」

「如果他說不適合,那你就不開了嗎?他敢說你不適合嗎?你不開刀可能會死耶~」

病人的女兒聽懂了我的邏輯,所以幫忙勸他老爸接受手術。

很多病人來醫院,會覺得「可不可以順便...」這裡的「順便」不是講「順便做個全身檢查」那種「順便」(那又是另一個故事,可以講三天三夜),專指「順便問問某某專家意見」~

這個專家可能是某院長、某教授、某主任、某網紅、某電視名人,某個病人曾經看過的醫師,哪怕這些人的專長與病人的目前的問題一點關係都沒有~

會診不是這麼用的,無意義的會診會讓發出會診與被會診的雙方都感到很困擾。

我曾經被某科會診過,要我幫他們替病人做術前風險評估,原因是我曾經幫他開過切胃手術,這次病人要接受的手術跟胃(甚至跟腹部)無關,發會診給我的醫師也很無奈,因為他說「病人堅持要問你」.......

徵求一下大家遇到的奇怪觀念,或許來寫一篇導正文章。

新的一年












每年的開始,照例好像都要寫一篇談來年計畫的文章,不過晚了一天,元旦在值班中度過,一天一夜開了七台刀。

坦白說,年紀越來越大,這種徹夜值班體力真的會吃不消,所以每月能值的夜班越來越少,但是我還是很喜歡這樣的工作模式,一個從我入行開始就這麼做了十多年的工作模式。

接到急診電話,走去看病人,安排手術,讓快要死掉的病人活著出院,扮演稱職的外傷急症外科醫師。當然生活品質會受影響、家庭生活甚至健康也有影響,但這當中得到了樂趣是很大的,也是支撐我們團隊一直在崗位上的動力。

一路走來都是如此,我相信2025年還是如此。

其實好像也沒什麼特別的2025計畫,應該說我的生本來就充滿了計畫,跟換不換新年度沒什麼關係,手上的研究案、學生的教學規劃、院內行政事務,<<拚命>>的改版再次發行,<<HOPE3光明再現>>,還有慢慢涉入的影視產業,希望能一個一個實現,至少無波無折。

晚了兩天,祝各位讀者新年快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