外科的病人,身上常會需要放置各種大大小小的管路,我當然理解沒有人喜歡身上被插管子,更不願意把管路帶回家。可惜很多疾病的療程,就不是住院的三五天可以解決,許多管路的留置,就算不需要放到終生,但幾週幾個月是有可能的。
以膽囊發炎為例,有些不適合手術的病人,替代治療方案就是放置膽囊引流管,一般的放置期是三週到一兩個月不等。
我早就習慣病人會對要帶著管路出院一事有抱怨,所以當我在急診第一時間看到病人時,就會說明得非常清楚:「管路要放置三週。」「不需要住院三週,所以出院的時候管子要帶回家。」「門診會安排檢查,確認可以移除才會拔掉。」
這幾句話我會再三重複,確定病人都聽懂並且接受了,才會安排後面的一連串處置。
一個中年男性,在急診插完膽囊引流管之後住院,隔天查房我去看他時,疼痛明顯改善,也不再發燒,於是我告訴他目前恢復得很好,預計再一兩天可以出院。
「那這個什麼時候拔掉?」病人指指身上的管子。
「三週後,還要再做檢查。」
出院當天,我向病人說明了之後的治療計畫,他又指著管子:「這可以拔掉了嗎?」
「三週,我相信我講過了。」
一週後病人回診,我把檢查單交給他,告知下次門診是再兩週後,當中需要把檢查做完,兩週後的門診視檢查結果,決定管路是否可以移除。
「蛤~還要下次喔?不是今天拔嗎?」
「急診一次,住院隔天一次,出院當天一次,加上今天門診又一次,我至少說過管路要放滿三週對吧!我有講過吧!」
「嗯,有。」
「那今天第幾週?」
「第一週。」
「還有幾週?」
「兩週。」
「那就對了!兩週後見!」我把表單與其他文件交給他,結束這個看診。
「是我的口齒不清,還是病人的理解有誤?我是在教小孩嗎?」病人走出診間,我必需喘口氣休息一下再叫一號病人,真的太累了...
心累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
留話給Peter Fu,讓我知道你的看法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