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3月30日 星期日
陪伴
2025年3月27日 星期四
檢體攝影
2025年3月23日 星期日
父女山訓
2025年3月22日 星期六
奇人異事
醫院的奇怪事情永遠都不會少。
Peter Fu在樓下的便利商店排隊結帳,前面的太太結帳時從手機秀出一張照片:「這是識別證,員工。」(員工憑識別證可以打九折)
「我們要看實體證件,照片不行。」直接遭到店員拒絕。
「我的識別證放在單位,用照片不行嗎?」
「規定是不行喔!不好意思。」不過店員還是湊進對方手機前看了一下,「而且識別證上的照片是你嗎?」
太太這才訕訕收起手機,要拿悠遊卡出來刷。突然他回頭看到Peter Fu,居然跟我說:「那我跟你一起結!」然後跟店員說:「 他是員工!」
2025年3月20日 星期四
點水之恩
所謂的目標
「馬不停蹄」是我生活的寫照。
我每一天都有非常多的事,應該是說,永遠不會沒事做。
昨夜值班開了一堆刀,快到天亮才能躺下來休息一下,今天早上參加會議,接著還有刀要開,中間穿插一些對學生的教學。史迪普知道我今天沒排班,問我:「你下午要幹嘛?要不要早點休息?」
「我有一篇住院醫師的論文要改,四點到五點幫學生上課,晚上要直播教育演講,所以中間還要準備一下。」史迪普沒多問,他很習慣我事情一堆。
所以今天就是馬不停蹄,一件事做完接著做另一件,也是忙到快九點才回到家。
一直以來我就是這麼多事情這麼忙,我習慣了,史迪普也習慣了,反過來說,不忙反而很不習慣。
那天和學生聊天,學生問我:「到你這個年紀,還在追求什麼?你的人生最大的追求是什麼?」
一時間我突然愣住了,我還真沒想過我「這輩子最大的追求是什麼?」
精準地說,我一直都在追求什麼,但這都只是當下的目標,似乎不是終其一生追求的目標。
我大學有個同學,他說他的人生目標是「賺到十億」。姑且不論這個數字是怎麼算出來的?為什麼賺到十億才夠?或是為什麼只要十億?但他就是以這個數字當做人生目標,多年過去我不知道他達標了沒,但至少有個方向往前走。
仔細想想,我的目標好像都是符合當下的心境與需求,剛開始做醫學研究的時候,看到前輩的成績顯赫,就把目標定在一定要成為教授,後來達到了是覺得獲得了某種圓滿,但要說這是一生的目標好像還太淺。
以前剛開始文字創作,把目標放在能出一本書,至少這輩子有本著作留下來,結果達到了,還出了不止一本,到現在寫書似乎成了工作生活的一部份,也談不上什麼大目標。
我的教學工作很廣,教學場域從病房、急診、教室、手術室,甚至是線上,被我教過或聽過我的課的學生數不勝數,每次看到年輕醫師有所成長,我會感到很有成就感,然而這也就只是我日常工作的一部份,似乎也稱不上目標。
認真過日子,認真生活,馬不停蹄地完成眼前每一件事,把握當下的每一個短期目標,這是我一直在做的事。
2025年3月11日 星期二
家庭重生
2025年3月10日 星期一
拐彎抹角
2025年3月7日 星期五
動力
2025年3月4日 星期二
二次諮詢
2025年3月2日 星期日
親子關係
我每天都會面對各種外傷病患,外傷和疾病不太一樣,總是突如其來,然後又總是瞬間出現令人難以接受的變局。
當看多了之後,我不太會因為這些狀況感到悲傷,就只是基於職責與專業盡力救治。
然而在種種傷患中,最令人難過的還是受傷的孩子,特別是自殺的孩子。
在這個該是享受童年、享受成長的年紀,究竟是遇到了什麼困難,會把自己逼上絕路?每一次看到躺在急救室裡急救無效的大體,在外頭著急哭泣的父母,總是不勝晞噓。
前陣子也是個剛接班的清晨,急診就送來一個跳樓的孩子,據說倒在路邊已經不知道多久,送到醫院時已經明顯死亡。我照標準進行了急救程序,但同時也先告知父母要做最壞的打算。
「怎麼會這樣?昨天晚上我只是唸他一下,他也只是跟我說上學好累....」父母不知是自言自語,還是在跟我說。
坦白說,自己也為人父母,陪小孩玩、買東西給小孩、為小孩付出一切,都是極其簡單的事,但管教、教養,就難免會有要求,有要求就難免會有衝突,我們家偶爾也會發生孩子跟我頂嘴,我對他們的管教他們不服氣,然後吵得不可開交....
因為在乎,所以不可能放任,在家庭的和諧與親子衝突之間,我還是找不到一個好的拿捏。
每次跟孩子吵假,氣得把房門關起來不跟他們說話,我會去看他們小時候的照片,看當時大家沒有衝突沒有煩惱,每天只要陪他們玩的畫面。
這兩天生病,我都窩在房間裡,孩子的上課、補習,都是史迪普打理,我頂多偶爾走出房門告訴他們「要認真喔~」
想到前幾天遇到的病人,電腦居然跳出幾年前的照片回顧,一時間五味雜陳。